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出席联合国国际老龄问题研究所
主办的“人口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:
全球和亚洲视角”会议
5月20日,联合国国际老龄问题研究所主办的“人口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:全球和亚洲视角”会议在马耳他召开。联合国国际老龄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文·福尔摩萨金教授、马耳他残疾和积极老龄化副部长安东尼·阿吉雅思·德西里斯、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姜江出席会议。中心理事长李闽榕、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人口与健康长寿专业委员会主任原野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永华教授等一行应邀出席会议。
马耳他残疾和积极老龄化副部长安东尼·阿吉雅思·德西里斯代表马耳他政府致辞。联合国国际老龄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文·福尔摩萨金教授作了“积极老龄化:马耳他的倡议和项目”的讲话。
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姜江在讲话中指出: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。70年来,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,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经济发展带来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,中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长到如今的77岁。按照国际通行标准,中国在2000年前后便进入了老龄社会,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已成为中国政府和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中国人同马耳他人一样,重视家庭,孝顺父母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中也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。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“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构建养老、孝老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,推进医养结合,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”,这为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指明了方向。老年人奉献青春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,他们理应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。老龄化问题是全球性挑战,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。希望大家通过今天这样的交流,互学互鉴,携手努力,共同探索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举措,为应对老龄化问题作出积极贡献。
联合国老龄所副所长罗萨特·法茹吉亚·伯尼罗作了题为《三十年联合国老龄所的工作:过去、现在与未来》的报告;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华教授作了《上林和诏安的人口长寿和环境生态》报告。
李闽榕理事长向会议作了题为《慧康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》的报告。他指出:健康是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。随着人民群众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和人均寿命逐年增长,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突出。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健康养老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些新变化,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智慧健康。智慧康养特别是康养机器人的应用,能够显著提升人民健康养老的质量和水平,要求中国的健康养老必须建立智慧康养管理服务平台,促进智慧康养技术的研发、应用与推广,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智慧康养产品及服务,不断丰富和优化智慧康养管理服务的内容,显著提升健康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,实现健康养老事业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。
原野主任作了《上林和诏安的区域长寿研究》的报告。广西南宁上林县县长蓝宗耿、福建漳州诏安县副县长叶芳也分别向会议介绍了上林县、 诏安县的基本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