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
按钮文本
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
要闻动态
当前位置:
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简讯 2017年 第104期 (总第135期)
来源: | 作者:中智办公室 | 发布时间: 2017-10-05 | 21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中心理事长李闽榕一行考察河南省安阳市和红旗渠


    10月3日至4日,中心理事长、主任李闽榕等中心领导赴河南省安阳市进行考察调研。先后考察参观了林州红旗渠、汤阴岳飞庙。
    红旗渠,位于河南省林州市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,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,历时近十年。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,架设151座渡槽,开凿211个隧洞,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,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,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.6公里,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。据计算,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,宽3米的墙,可纵贯祖国南北,绕行北京,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。林县人民在20世纪60年代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,被人称之为"人工天河"。
    红旗渠的建成,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,解决了56.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,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,被林州人民称为"生命渠"、"幸福渠"。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"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、开拓创新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"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,也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,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。
    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、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,锻造了气壮山河的"红旗渠精神",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肺腑、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,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,这种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,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,创造人间奇迹。李闽榕理事长一行在参观考察中深为"红旗渠精神"所感动,决心以"红旗渠精神"激励中心在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。
    李闽榕理事长一行还汤阴参观岳飞庙等历史文化遗址,接受了中国历史优秀文化的再教育。
要闻动态